人民輿情:輿論關注兩起未成年人暴力犯罪及法律修訂:網站設計師

時間:2023-12-04 04:03:01 作者:網站設計師 熱度:網站設計師
網站設計師描述::人民輿情:輿論關注兩起未成年人暴力犯罪及法律修訂 閱讀背景:近日,一起未成年人殺人案件和一起未成年人毆打老師案件受到廣泛關注:大連市公安局通報稱,一名10歲女童被害后遭拋尸,嫌疑人為同小區的一名13歲男孩,因其未達到法定刑事責任年齡,將依法不予追究刑事責任。四川省眉山市仁壽縣一名15歲中學生,因對老師日常管理不滿,在教室內用磚頭持磚狠擊老師頭部致其昏迷,該學生已被公安機關刑事拘留。 整體信息報道量走勢(來源:眾云大數據平臺) 人民網輿情數據中心根據“眾云大數據平臺”的監測結果發現,自20日大連男孩殺害10歲女童后,輿情開始發酵,24日仁壽縣某中學學生持磚頭砸傷老師后,輿情進一步走高,直到25日達到最高峰。26日,在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四次會議舉行分組審議,審議未成年人保護法修訂草案和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修訂草案后,輿論關注持續發酵。 輿情聚焦一:惡性事件背后的教育問題 大連命案發生后,據媒體報道,小區里多名女性稱曾遭該男孩不同程度的騷擾和尾隨。四川眉山事件起因可能僅是該學生在校內騎自行車遭班主任批評,因此心生不滿。因雞毛蒜皮的小事而暴力報復。兩起案件,警方和媒體披露的諸多細節,都讓人感到震驚。 近年來,已發生多起涉及未成年人的惡性事件,且呈現低齡化、成年人化、暴力化特征。值得注意的是,很多極端案件中的未成年人,幾乎都具有性格偏執、自卑敏感、對親情淡漠、欠缺法律意識等特征。這與家庭教育缺失直接相關。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作為監護人,父母有責任對自己孩子言傳身教,并對不良行為進行矯正。青春期的少年一旦缺乏正確引導,家庭溺愛,學校縱容,極易滑向暴虐欺凌的深淵。 輿情聚焦二:“刑責年齡”“14歲現象” 近年來,14周歲以下未成年人嚴重暴力犯罪時有發生,其手段之殘忍、性質之惡劣、危害之嚴重,令人震驚痛心。但根據目前刑法的有關規定,未滿14周歲的未成年人犯罪不承擔刑事責任,因此造成惡劣后果的未成年人并沒有受到與他的侵害行為相適應的刑事處罰,有的甚至被一放了之,引發諸多擔心憂慮。是否應該降低刑責年齡,也成為輿論關注的焦點問題。 輿情聚焦三:《未成年人保護法》將迎大修 10月26日上午,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四次會議對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修訂草案進行分組審議。一些與會人員認為,保護未成年人很重要,但是預防未成年人犯罪也同樣重要,應當通過修訂法律來進一步促進未成年人犯罪預防工作。 與會人員建議,對于嚴重犯罪的未成年人,盡管未達到刑事責任年齡不予刑事處罰,但是應該加大其他處罰和矯治力度。建議應進一步明確并提高收容教養制度的可實踐性,同時應追究其父母等監護人的責任,形成社會合力預防未成年人犯罪問題。 媒體觀點 關于兩起未成年人暴力犯罪及法律修訂事件,媒體方面紛紛發表態度。人民網輿情數據中心根據“眾云大數據平臺”的監測結果發現,媒體關注的關鍵詞主要有認罪認罰案件、法律、制度、兩高、孩子等。 媒體關注詞云(來源:眾云大數據平臺) 新京報刊發了同濟大學法學教授金澤剛的觀點:不少案例都提醒我們,作惡不分老少,一些未成年人雖然年齡不大,但人身危險性不亞于成年犯罪人。刑法如果執守著對未成年人“一刀切的保護”,似乎也有“刻舟求劍”之嫌。,處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需要進行原則和觀念上的轉變,從長遠來看,還可期待法律的變革:轉變未成年人違法犯罪的處置策略。修改刑事責任年齡絕對化的規定。 東方網:哪怕民眾再喊打喊殺,立法司法專業人士,也不會立刻迎合遷就。但是,一些如貪官的“59歲現象”一樣的“14歲現象”,卻也不是沒有研究的必要。雖然不能一律降低刑事責任年齡,但還是要具體案件具體分析。所以,哪怕不能全面放開“年齡起刑點”,但對這種明顯是迫切想趕在十四歲之前,犯罪練手而又不用負責的極端惡性嫌犯,還是應有針對性的適格懲戒。否則,一律收容,一關了之,很可能不是斬斷惡源,而是懶政式惡性循環。 北京青年報:必須實事求是地處理未成年人嚴重犯罪問題。要真正貫徹實事求是原則,首先就要進行切實的調查研究。有關部門及相關法律工作者應該對近年來發生的,全部低齡惡性犯罪案件做出全面、透徹、準確的調研。對相關案件加害者作案時生理發育、心理狀況、犯罪動機及經過、收容教養及之后的表現等進行詳細調查和科學評估。有了可靠的調查研究作為基礎,有關立法機關就能夠從實際出發,以客觀事實作為唯一的根據,對未成年人犯罪入刑的年齡及相關惡性犯罪的刑罰等問題,給出與時俱進的解決方案。 新華每日電訊:預防未成年人犯罪,需要家庭、學校、社會多方形成合力,加強對未成年人生命教育、青春期教育和心理教育,預防一些未成年人滑向犯罪的深淵。同時,有關部門也應設計出更合理的處置機制,杜絕一些未成年人產生“犯罪不坐牢”的僥幸心理,進一步減少未成年極端犯罪,讓社會更加安寧。 中國日報:《未成年人保護法》的初衷是保護未成年人,但從幾起未成年人嚴重暴力犯罪來看,法律存在未成年嚴重暴力犯罪輕易脫罪的漏洞。對犯罪者的過分寬容,是對受害者的不公,也讓預防犯罪的效果打了折扣。該項法律大修進行時,有人大常委會委員提議未成年人嚴重犯罪不應輕罰,這既是國家立法機關成員的專業意見,也是相當一部分民眾的呼聲,希望修訂后的法律更加完善。 網民觀點 不僅媒體,網友也通過各種渠道表達著自己對未成年暴力犯罪事件及法律修訂事件的關心。人民網輿情數據中心根據“眾云大數據平臺”的監測結果發現,網友關注的關鍵詞主要有法律、制度、認罪認罰案件、未成年犯罪、孩子等。 網友關注詞云(來源:眾云大數據平臺) @易辯小師爺(粉絲數834846)對于未成年犯罪的原則是刑罰為輔、教育為主,這是對的,也是古今中外的普遍做法,然而目前最大的問題是刑罰確實為輔了,但是教育卻從來沒有為主。 @軍令部長(粉絲數4914203):出現這樣的問題,我認為不能把主要原因歸到《未成年人保護法》的身上!我就問大家一個問題,為啥現在的一部分孩子會去犯罪?還不是你們家長教育的問題!還不是你們家長和孩子法律意識淡泊,缺乏敬畏之心所導致的!所以我認為主要原因就是家長對孩子的教育問題,不是《未成年人保護法》! @亡心人___(粉絲數189194):現在未成年人犯罪越來越低齡化,法律對他們的保護不是縱容,多應該加強他們的思想教育,不僅老師,家人才是最應該的。對于嚴重的不應該輕懲,不然思想沒有改變,以后還是不會知道事情的嚴重性。 @大漲姥(粉絲數1068547):社會的發展也催生了未成年人的早熟,法律也應該跟上! @張燈結彩0211(粉絲數167572):支持法案的修訂和完善,不能讓孩子和家長鉆了法律的空子,要讓家長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家長才會嚴加管教自己的孩子;要讓孩子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他們才不至于虎頭虎腦、不知輕重;要讓學校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才不至于升學率至上,才不至于疏忽德育和法制教育;更要讓整個社會共同關注起來,不要冷漠,不要事不關己高高掛起,你也曾經是孩子,你將來也會有孩子。 @名偵探柯南情報局(粉絲數1037526):未成年保護法不是他們用來犯罪的保護傘!假如我沒滿14歲,而且我知道自己殺人不會犯法,可以為所欲為,那么我就可以拿起刀隨意剝奪別人生命的權利了,如果每一個人都這么想,這個社會又會怎么樣呢? 輿情點評 懲治犯罪“魔童”,只降低刑事責任年齡就夠了嗎? 以中央政法委長安劍微信公號的文章觀點作為本期輿情觀察的點評:幾乎每次類似事件后,“降低刑事責任年齡”都是最響亮的呼吁之一。法律對于刑事責任年齡的最初設計,現實中,被部分人扭曲為“未滿14歲殺人不犯法”的簡單觀念,對一些事件沒有起到應有的阻遏作用。的確,“未成年”不是肆意犯罪的護身符,當社會前進的腳步和兒童心理的成熟度同步發展,法律不可能停滯不前,這是誰都承認的道理。 但我們也必須承認,防止“魔童犯罪”這個責任,是“降低刑事責任年齡”無力獨自承擔之重。26日的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其中一些思考值得注意—— 第一,對未成年人的嚴重惡性犯罪,考慮“個案特別處理”。第二,養出“魔童”的父母,考慮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第三,對不同等級的未成年人犯罪,考慮實施“分級預防”、細化教育矯治,推動全社會參與。 在預防未成年人犯罪的問題上,沒有人有資格袖手旁觀。愿孩子平安成長!愿悲劇不再發生! (綜合媒體報道 實習生王娟、于楚璇參與整理)
站長聲明:以上關於【人民輿情:輿論關注兩起未成年人暴力犯罪及法律修訂-網站設計師】的內容是由各互聯網用戶貢獻並自行上傳的,我們新聞網站並不擁有所有權的故也不會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您發現具有涉嫌版權及其它版權的內容,歡迎發送至:1@qq.com 進行相關的舉報,本站人員會在2~3個工作日內親自聯繫您,一經查實我們將立刻刪除相關的涉嫌侵權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