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裘帕·拉希莉筆下的異鄉人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科技趨勢

時間:2023-11-25 15:05:48 作者:科技趨勢 熱度:科技趨勢
科技趨勢描述::在裘帕·拉希莉筆下的異鄉人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 10月27日下午,由浙江文藝出版社“KEY-可以文化”主辦的“漂泊與困境:裘帕·拉希莉筆下的異鄉人 ——普利策獎得主新書《同名人》《低地》分享會” 在北京三聯韜奮書店三里屯分店舉行,知名青年作家、魯迅文學獎得主石一楓,青年新銳作家林培源來到現場,和讀者就裘帕·拉希莉長篇小說《低地》與《同名人》展開了分享與對話。 裘帕·拉希莉 2000年,年僅33歲的印裔美國作家裘帕·拉希莉憑借處女作《解說疾病的人》摘下了在美國普利策文學獎(小說類),并成為該獎史上最年輕的獲獎者。普利策文學獎(小說類)作為美國最為悠久和著名的文學獎項之一,向來標榜授予“由美國作家創作的,最好是反映美國生活方面的優秀小說作品”。是以這位年輕卻在寫作上“成熟得不可思議”的作家從此開始被世界文壇所認識,拉希莉本人幾乎成為了英美各項文學大獎榜單上的常客,她還摘得歐·亨利短篇小說獎、美國筆會/海明威文學獎,并多次入圍布克獎短名單,以及《紐約時報》好書榜。 裘帕·拉希莉于1967年出生于英國倫敦的一個移民家庭,幼時隨父母移居美國羅得島。父親是羅得島大學圖書館的職員,母親是教師。拉希莉先后就讀于哥倫比亞大學的伯納德學院,和波士頓大學的文學創作班,與美國國家圖書獎得主華裔作家哈金是同班同學。作為一名典型的第二代移民,拉希莉曾說,“印度文化于我是相當遠的,盡管我在小說里努力寫了許多印度文化的東西。我從來沒有在印度長期生活過,從本質上來說,我和印度是相當分離的。我和印度文化的所有維系只是定期的訪問,以及從小接受的家庭、父母和他們的朋友們堅持不懈地保持著的印度傳統的生活習慣。” 《解說疾病的人》是一部短篇小說集,共收錄有九個故事。作家自道和這部處女作中二代移民的故事高度契合:對故土的理解和認識大多停留在符號上,缺乏“原生性認知”。或許有著相同的身份認知,美國前總統奧巴馬甚至曾把拉希莉列為自己的夏日書單上的作家。在石一楓看來,一般的移民文學作家寫作立意往往是站在自己原生國度立場上,“把我們國家的獨特文化寫給美國人看”。而另一種完全融入歐美語境的作家,比如說石黑一雄,則就是一個生活在倫敦,用英語寫作的日本人。“拉希莉是處在兩個極端之間的作家,兩端都不失偏頗,反而能保持自己相對獨立的寫作狀態。她的寫作風格就是娓娓道來,穩穩當當地把跟她的生活、文化有關系的東西講說出來,非常地從容、淡定。” 分享會上,主持人、浙江文藝出版社編輯李燦介紹說,“大概在《解說疾病的人》三四年之后,拉希莉才創作了首部長篇小說《同名人》。接下來又經歷了將近10年左右時間,才出版她第二部長篇小說《低地》。從這個意義上講,拉希莉并不是一個非常高產的作家,但她兩部長篇小說都非常有分量。”另據悉,2007年,《同名人》改編的電影上映,收獲了觀眾和評論界的一致好評。《低地》甫一出版便入圍2013年布克獎短名單、美國國家圖書獎決選名單、百利女性小說獎短名單作品;并成為《紐約時報》《時代周刊》《芝加哥論壇報》《舊金山紀事報》《今日美國報》、Goodreads、科克斯書評、美國國家公共電臺等年度最佳圖書。 《同名人》遭逢漂泊的迷茫:“今天大部分中國人有類似的體會” 2006年拉希莉的作品《疾病解說者》和《同名人》首次在中國出版,然而十多年過去了,對許多中國讀者來說,裘帕·拉希莉依然是一個相對比較陌生的名字。這也許與拉希莉筆下人物的身份和她作品的主題有關;然而拋卻“移民文學”的理論框架,拉希莉的作品注視的,她以優雅從容的筆觸勾勒的,是和我們每一個人的生活與命運息息相關的日常,是在時光加速流逝的今天,當代人越來越頻繁遭逢的漂泊與迷茫。 《同名人》是拉希莉的首部長篇小說,講述的是一個印度家庭來到美國建立新生活的歷史,也是他們在異域走過的心靈歷程。小說主人公果戈理的父親艾修克年輕時遭遇一場火車脫軌事故,因為一本《果戈理小說集》而幸免于難。因感念果戈理給了自己第二次生命,他給兒子起名“果戈理”。然而這卻成了果戈理許多年都想要逃脫的一個枷鎖。通過姓名這個線索,《同名人》講述了在細流無聲的日子里,兩代人的愛與孤獨,也是每個人都在經歷的尋找與錯失。 在石一楓看來,改革開放之初,國人之于國外文學多關注在人家怎么寫,“因為這之前,很長一段時期內大家看得到的,都是‘三紅一創,青山保林’之類。”但現而今類似《同名人》這樣的小說,“我們則更關心她寫的是什么。其實這部作品在我看來就是一個背井離鄉的人,他不知道自己是誰,而這種困惑、痛苦,或者說就是作者本人的感慨,我相信今天大部分中國人可能都會有類似的體會。不論籍貫,不看戶籍,我們可能只有過年回家的時候才想起來自己是一個什么人,一年大多數時候都是疲于奔命,到處奔波……但我相信拉希莉的體會更深,因為她這已經跨國家了,而且還跨了大洲了,跨了文明了。”林培源也認為作為中國人,不管有沒有在異鄉生活的經歷,起碼能在小說非常日常的的細節里面讀到一種親切感,“我覺得裘帕·拉希莉特別擅長寫細節,這是她跟男作家很大的不同。她的感覺比較敏銳,她會把生活中細節寫出來,往往這些最打動人。” 《低地》對于命運的隱喻:“一定要讀到最后,才知道全書的核心” 《低地》是裘帕·拉希莉繼《同名人》之后創作的第二篇長篇小說。小說圍繞一對印度兄弟烏達安與蘇巴什家族上下四代人的人生展開。哥哥蘇巴什性格謹慎而安靜,弟弟烏達安則大膽、熱情、叛逆。大學畢業后,哥哥蘇巴什前往美國讀書深造,弟弟烏達安懷抱一腔熱情投入了納薩爾巴里運動,并與心愛的女人高麗結婚。因在運動中秘密殺害一名警察,藏身于低地旁的烏達安被逮捕并遭槍決。得知弟弟死訊的蘇巴什匆匆回國,為了幫助不被家人接納的高麗,及其腹中的孩子,蘇巴什以結婚的形式帶高麗離開了印度,前往美國……在小說結尾處,讀者才發現,高麗一直隱藏著一個關于烏達安的秘密,正是這個秘密讓她一直處于對烏達安和蘇巴什的復雜情緒之中,終其一生,她也沒能與自己、與所有人達成和解。 正如小說中寫道,在孟加拉語里,昨天對應的單詞“kal”,也用于明天。如果不用一個形容詞或時態區分,你無法分辨已經發生和即將發生的事情。這就像是對小說中這個印度家庭四代人命運的隱喻,一切已經過去,卻又始終在卷土重來。而正像很多英美媒體所說的,“這是一本可以長久伴隨你的那類書”,因為在故事中每一個異鄉人的身上,我們總是能在不經意間看到自己的影子。 在林培源看來小說《低地》相較于《同名人》視野更開闊,“而且她在兩種文化之間游走的那種視野,包括對人物內在性格的把握都要更成熟。”在發言中,林培源指出《同名人》里很多情節的設置都有明確的目的性,然而在《低地》里面,作家則構建了像一個迷宮般未知的世界,一定要讀到故事的最后,才能知道全書到底是圍繞哪個核心發生的。“作家功力深厚的地方就在于她把這個核心巧妙地隱藏了起來。她是怎么隱藏的呢?小說不存在一個全知的上帝視角,而是利用小說當中涉及到的不同人物,她每寫到一個人物的時候都只呈現這個人物的限制性視角——實際上作為敘事者,作家本人無疑是知道整個事件的來龍去脈,但小說里的人物就像舞臺上劇本里的人物一樣,只能呈現給讀者他所看到的,讀者也只能通過一個個視角的切換,最后才能一步步抵達故事的核心。這是《低地》比《同名人》更高明的地方,當年獲得普利策文學獎的時候大家說都她成熟得不可思議,我覺得到了《低地》時,她才是不可思議地成熟。”
站長聲明:以上關於【在裘帕·拉希莉筆下的異鄉人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科技趨勢】的內容是由各互聯網用戶貢獻並自行上傳的,我們新聞網站並不擁有所有權的故也不會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您發現具有涉嫌版權及其它版權的內容,歡迎發送至:1@qq.com 進行相關的舉報,本站人員會在2~3個工作日內親自聯繫您,一經查實我們將立刻刪除相關的涉嫌侵權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