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個1年讀100本書的同學,還是沒學會讀書:網站品牌建設

時間:2023-11-25 05:12:13 作者:網站品牌建設 熱度:網站品牌建設
網站品牌建設描述::那個1年讀100本書的同學,還是沒學會讀書 最近讀書陷入了瓶頸,回過頭看了好幾本關于如何閱讀的書。 其中,我覺得這本新書《給大忙人的高效閱讀課》很值得推薦給大家,它更新了我的讀書方法論。 說實在話,看到這本書的標題時,有點怕它是快餐式閱讀的雞湯。 但讀后卻很驚喜。 作者李源是業內的讀書高手,初中就讀完了24史,在羅輯思維策劃節目時,也是在人文、歷史、藝術多個領域做出了爆款。 所以他的優勢在于涉獵廣泛、知識體系豐富。 他也結合自己這一優勢,從選書、讀書、知識體系構建三個維度,向我們介紹了,在短時間內獲得多領域知識的關鍵方法。 如果你在讀書的時候,也有這些閱讀困惑: [1] 選書很難,每次都不知道讀什么書好。 [2] 讀書很慢,讀了后面忘了前面。 [3] 讀書很雜,不知道如何快速熟悉一個領域的知識、搭建自己的知識框架。 那推薦你看這本書《給大忙人的高效閱讀課》 在分享這本書的閱讀方法之前,我再插播一小段。 很多人都會覺得講很多讀書方法、技巧,很功利。 其實不沖突,我認為閱讀分為審美性和實用性兩個方面。 當進行審美性閱讀的時候,隨心沒有問題。 但是當我們想通過閱讀來了解某個領域的知識,那掌握一定技巧,讓我們花更少的力氣獲得更多的知識,我覺得還是很值得的。 而這本《給大忙人的閱讀課》主要講的是實用性讀書的方法。 下面,我就結合自己的理解,和大家介紹一下,我覺得這本書里,值得學習的閱讀方法。 01 如何選書? 閱讀的第一大難關是讀什么書。 現在各種書單、排行榜到處都是,但選擇多了,我們反倒不知道讀什么了。 其實,只要做好兩步就好。 第一步,找到你的真實需求。 也就是,你究竟想通過讀書解決什么問題? 之前有小伙伴問我,有沒有人情世故方面的書推薦。 這是一個很泛的范圍,而不算是一個真正的需求。 遇到具體的問題,才算是真正的需求。 其實想要尋找人情世故方面的書單,我們可以把需求再進一步往前推,仔細想想在人情世故上,我們遇到了哪些難題: 比如,是剛進入大學,不知道該如何與異性交往?那我們就可以找一些親密關系類的書籍,比如《愛的五種語言》《戀愛課》等。 如果遇到的問題是不知道怎么在面對沖突的時候,和對方心平氣和的溝通,那我們就可以找一些溝通類的書籍,比如《非暴力溝通》《關鍵對話》等。 所以選實用類書籍的第一步,是要想清楚自己想通過閱讀解決自己的什么問題。 當確定好需求之后,我們就可以進入第二步,尋找該領域里的經典書籍。 以前我選書,都是確定好讀書領域后,再去扒豆瓣評分高的。 但是作者李源的選書方法,顛覆了我以前的想法。 他說,在選書的時候,不要把關注點放在書上面,而要放在作者上面。 想要快速弄懂某個知識領域的知識,其實只要看三個人的書就夠了,分別是這個領域的“開創者”、“分歧者”和“綜合者”。 讀“開創者”的書,能讓我們系統了解,為什么這個領域要研究這些問題,以及這個領域的思維框架和思考方式。 很多書其實都是在進一步研究、闡述開創者的某一個觀點,如果我們不讀開創者的書,很有可能會讀不懂后者的研究。 讀“分歧者”的書,能夠讓我們在這個領域的基礎上,獲得跨學科的知識。 一個領域的知識點,會不斷細分成一個一個的小知識點。當細分已經足夠成熟的時候,很多人就不愿意再繼續細分下去了,他們可能就會去跨界研究,給這個領域帶來新的思想,成為分歧者。 比如易中天就是歷史領域的分歧者,作為美學教授的他,將嚴謹、規范的歷史講得生動、有趣,讓歷史有了一種新的表現形式。 讀“綜合者”的書,能夠讓我們一次性將這個領域的核心觀點一網打盡。 所謂的綜合者,就是我們常說的集大成者,他們的特點是博學,把前輩們的精華觀點都集中到一起,這些作者的書,綜合性會很強,有助于我們快速了解這個領域。 比如我們想要了解社會學,一開始就去讀韋伯、涂爾干這些大神的書,我們很有可能會讀不懂。這時候我們就可以先去讀一讀“綜合者”鄭也夫教授的書,快速進入這個領域。 02 如何高效閱讀? 選好書后,我們就進入閱讀的環節。 在讀書的時候,很多人會覺得讀書需要一字不漏地從頭讀到尾。 其實不需要。 實用性讀書的關鍵,在于高效地從書中獲得我們需要的知識。很多時候,書里的核心觀點就那么幾個,大篇幅都是在論證這些觀點了。 所以,我們需要通過一些閱讀技巧,來提高自己的閱讀效率,定位到自己想要的知識。 在《給大忙人的高效閱讀課》一書中,作者李源提到了這幾種方法,我覺得很有用: 第一,運用“五位一體法”,快速了解書中可能會涉及到的核心知識點。 所謂“五位一體”就是在閱讀前,我們可以了解一下作者的信息,包括這五個維度: 作者的師承關系和他的個人背景 作者的隊友和弟子 作者的對手 作者的核心論點 作者的代表作 了解作者的人際關系,我們大概可以判斷出他在整個知識樹的什么位置,掌握作者的核心觀點和代表作,我們就能猜測到這本書會說一些什么樣的觀點。 這樣我們就能以點帶面地讀完作者的一系列書,不需要每本書都仔細讀了。 比如李源在閱讀《喬布斯傳》的時候,通過五位一體法,發現作者以往寫的書的共同點都是在宣揚美國精神。 帶著這個背景去閱讀《喬布斯傳》,會發現比只讀喬布斯的故事,要高效很多。 《喬布斯傳》五位一體圖 來源:《給大忙人的高效閱讀課》 第二,運用核潛艇法精讀一本書。 以前我的閱讀習慣是精讀序言和前幾章,因為序言通常是這本書的精華,作者會論述清楚他寫這本書的目的、核心觀點、研究方法等等。 前幾章,通常都會講清楚“是什么”的問題。弄懂是什么后,我再提出一些為什么、怎么做的問題,帶著問題去后面的書籍里找答案,這樣后半部分的閱讀效率就會高很多。 而作者李源提出的“核潛艇法”是和這種截然相反的閱讀方法。 核潛艇法是不按作者的思路跳著讀書,他通常是從書的三分之二開始讀,一口氣讀完書的最后三分之一。 他覺得對于文學作品來說,前半部分會有大量的鋪墊,在三分之二的地方,通常矛盾已經達到了高潮,直接從最精彩的部分讀起,可以快速勾起興趣,并且會從細節中,去尋找前三分之二構建的人物、事件關系。 對于非虛構作品來說,前三分之二可能都是在論述是什么、為什么,到后面三分之一的時候,作者的思路已經很清晰了,他的結論也呼之欲出。 所以直接從后三分之一處開始讀,能夠快速了解作者的結論和他的寫作風格。讀完結論,再來讀前半部分的鋪陳,我們就能快速讀完是什么和為什么了。 03 如何構建自己的知識體系? 讀完書后,就要考慮把這本書歸到哪個知識體系了。 在以前,我聽到更多的是,從點出發,去系統性地閱讀、形成知識體系。 比如在讀《親密關系》的時候,書里提到了《男人來自火星,女人來自金星》這本書,我又順藤摸瓜去閱讀這本書,然后這幾本書就共同形成了我在親密關系領域的知識體系。 但李源在書中又提出了一種新的知識體系管理法——分散式管理法。 也就是找到我們已經讀過的書籍的內在聯系,形成一個新的交叉學科的體系。 比如我們如果既讀小說又讀心理學的書,那這些書可能一直在兩個體系之下。小說會歸在外國小說、近現代小說,心理學會歸在精神分析、人本主義等不同的分支下。 但如果用分散式管理法,我們就可以整合兩個框架,比如某本小說里主人公的行為,是某個心理現象的表象,我們就可以把這本小說歸到那個心理學框架之下。 這樣我們就沖破了原有的體系,形成了我們自己的知識框架。 但我覺得,這種分散式管理法,是建立在已經讀了大量書籍的基礎上。 所以我的建議是,先從點出發閱讀,形成對某個領域的知識體系后,再進行分散式管理,建立跨學科的思維和體系。
站長聲明:以上關於【那個1年讀100本書的同學,還是沒學會讀書-網站品牌建設】的內容是由各互聯網用戶貢獻並自行上傳的,我們新聞網站並不擁有所有權的故也不會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您發現具有涉嫌版權及其它版權的內容,歡迎發送至:1@qq.com 進行相關的舉報,本站人員會在2~3個工作日內親自聯繫您,一經查實我們將立刻刪除相關的涉嫌侵權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