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畫家陶慶友:渴筆繪山水濃墨寫本心:網站設計師

時間:2023-12-04 04:03:01 作者:網站設計師 熱度:網站設計師
網站設計師描述::青年畫家陶慶友:渴筆繪山水 濃墨寫本心 編者按:惟楚有材、于斯為盛。經大公報大公網湖南頻道策劃的《星城——長沙故事》,我們將深入一線采訪,用最樸實的新聞語言,寫出最真實的新聞故事,并一直講下去,以讓海內外讀者對這座世界上唯一一座歷經三千年城址不變的城市——星城,湖南省會長沙,有著永恒的記憶和深深愛戴。今天,與大家分享青年畫家陶慶友的故事。 青年畫家陶慶友:渴筆繪山水 濃墨寫本心 導語:巍巍麓山,鐘靈毓秀;千年書院,鸞翔鳳集。岳麓山下,桃花嶺旁,有這樣一間工作室,雖然簡單質樸,卻有一種別樣的韻味——這便是青年畫家陶慶友的工作畫室。這間畫室里,陳列著陶慶友潛心創作的100多幅山水畫,畫中風景各異,但皆具靈動幽情,令人嘖嘖稱贊。笨鳥先飛的勇氣、勤能補拙的志氣、湖湘大地的靈氣和精湛的繪畫藝術,使這位出生于1984年的青年畫家聞名于世。今天,就讓我們走近陶慶友,去細細品味這位青年藝術家的山水與本心。 陶慶友,長沙市新的社會階層——“百人會”代表,職業畫家,長沙天心區美術家協會副主席,湖南省美術家協會會員。初見陶慶友,給人的感覺是帥氣而寡言,或許,這就是藝術家的氣質吧。接觸后,則完全不同了——他的臉上時時洋溢著喜氣,言談舉止中總透著藝術家的溫文爾雅,博大胸襟中飽含著其藝術道路上一貫秉持的高風亮節。 藝術之源:愛在山水漁樵間 作為湖南青年一代水墨畫家的代表人物,陶慶友的創作一直備受業界關注。 交流中,陶慶友告訴記者,他的一切藝術構思均來源于從小對美麗家鄉、空曠大自然的細心品嘗。他一邊說,一邊指著一幅以家鄉為背景、視野遼闊的畫介紹:“這就是我土生土長、瀏陽家鄉屋里后山,我小時候就在那棵最高的樹上,和小伙伴們嬉鬧,爬樹、打鳥、打板栗、捉迷藏等等,什么都搞。兒時的生活真是豐富多彩,那種在山麓野果間的嬉戲玩耍,在無邊田園中的追逐打鬧,滿園秋色中的豐收盛景,總是給我一種滿滿的幸福和無限愉悅。”在后來的藝術道路上,有關童年和家鄉的一切,總是浮上陶慶友的心頭,而那一份最初始的幸福和愉悅,也成了他藝術創作的豐富源泉。 “藝術,是貼近生活的。也正因為我很鄉土,喜愛自然,我希望通過山水畫來展示自己的鄉愁,展示大自然的純美純真,展示家鄉父老的勤勞致富。”或許,正是對這種野性的熱愛,成就了陶慶友心靈深處的藝術靈感。因此,在湖南師范大學就讀期間,雖然學的是油畫,但他一直對山水畫情有獨鐘;而在油畫方面的學習經驗,又為他之后日漸成熟的山水畫創作提供了新的思路。進入畫壇20多年,陶慶友依然保持著小時候洋溢著滿滿幸福感的那顆童心;每到一處,依然保留著對生活、對大自然、對田園風光和豐收盛景的細心觀察。 他堅持著自己對自然的感受方式,相信自己的內心,從大自然里尋找能量:“我選擇畫自然山水,想去弄明白我生活的這個時代的自然面貌,這個時期,人有對自然的訴求;也嘗試去找沒有相同的兩片樹葉,不同的樹葉會是什么樣子,河流、山川、一草一木等等。”這一份探索的熱情,像是一片神奇的鑰匙,為他打開了造物者的無盡寶藏;而他,則是那個將造物之美呈現給大眾的人。 至于前人珍貴的文藝作品,則是另一座寶庫;在這座寶庫里,他也收獲頗豐。據陶慶友介紹,今年八月底到九月初,他曾與湖南省美協副主席、著名藝術家鄒建平老師,青年藝術家申孟瓏老師一行三人,20天,驅車大西北,行程12000公里,前往莫高窟。那些雄偉瑰麗、震撼世界的建筑畫、山水畫、花卉圖案、飛天佛像,以及當時勞動人民進行生產的各種場面等,再現了1500多年來的民俗風貌和歷史變遷,不僅讓人切身實地感受到了中華民族文明燦爛輝煌的成就,更使他在今后的藝術創作中得到了升華。 耐得住孤寂 繪得出生機 陶慶友的畫,大都為意蘊深刻的南方山水,只是,與一般山水畫有所不同,它們全是焦墨畫。對此,陶慶友介紹,“焦墨山水”作為一種中國畫的技法,采用純焦墨而不借助水的滲透作用作畫。其技法的難點,在于濃墨中不摻入任何水分,卻要使畫面具有滋潤感和層次感。談及從“水墨畫”融入到“焦墨畫”的緣由,陶慶友解釋,“焦墨山水畫恰恰可以將黑墨賦予無限生機。” 在實際創作中,陶慶友又是如何“將黑墨賦予無限生機”的呢?他給出的回答是:“我是從鄉里出來的伢子,自知才疏學淺,唯有以勤補拙。”因此,一年365天,起碼有一半多時間在畫畫;目前,更是將70%的精力都放在了焦墨山水上。 勤勉之外,更重要的,是心境。于繪畫而言,技法固然重要,那是為作品塑造一副好骨肉的前提條件;但作畫者的心境,則將賦予作品以靈魂。在交流中,記者了解到,人們所看到的陶慶友的“木訥寡言”,實際上是他多年繪畫中形成的一種思索心理,這樣的表象之下隱藏著他豐富的內心。而他的創作,也同這種心理有著密切的聯系。“我想借山水表達一種‘孤寂感’,但不是寂寞,更不是孤單。為什么呢?因為孤寂的心態若能保持獨立的生活與思考,不但很享受,更能提升創作空間,從而契合廣大人民的藝術美感需要。” 交流中,我們感觸到,“孤寂”,是陶慶友藝術創作中的一個關鍵詞。這既是他多年未變的心境,也是他作品的內核之一;而他獨特的創作技法,則有助于將絕妙的山水與孤寂的靈魂表現于紙上。 對此,湖南省美協實驗藝委會主任劉洵曾這樣評價陶慶友的焦墨山水作品:“作為水墨、焦墨、宿墨等多重材料和方式的孜孜探索者,他繪畫中的山勢,不取北方壯闊雄渾,多是南國密林,田園氣象且孤寂空靈,恰如電影中的空鏡頭。特別是他的焦墨用筆之法,不同于傳統路數,或大筆橫掃,或方頭筆揉搓,或小筆游絲點綴。墨色灰而不呆,墨焦不凝,墨在筆的運動后留下層層疊疊痕跡,與麻紙一道,構成特殊的視覺況味。” 湖南省美協副主席、著名藝術家鄒建平則表示,“墨”是國粹,而將其傳統精神解構重構,需要創造的勇氣,陶慶友具備了這種勇氣。“縱觀陶慶友畫,澄懷觀道,卸繁就簡,墨之為墨、視墨非墨。從水墨出發,視傳統水墨山水格局如:臥以游之其尤物,麻紙加焦墨,盡情解構、肆意張狂之后,宣紙難以承受焦墨之重,重墨如游龍戲水,紙屑如長蛇蛻皮,洗盡浮躁鉛華后,蛻變為天光煙云,山色空濛之作,而賦予了藝術畫作無限的生機。” 耐得住孤寂,繪得出生機,或許這便是青年畫家陶慶友的藝術創作中最迷人的地方吧。 藝術為大眾服務 得先感動自己 陶慶友曾表示,選擇畫畫的路,是因為骨子里喜歡。事實上,繪畫一途,風險巨大,很多人探索一輩子也沒達到自己的期許,但他的目標卻很明確:“藝術為大眾服務是根本,但是,得要先感動自己。” 對此,湖南省美協理論藝委會主任周功華說,自我與自然,是陶慶友畫的求索之路。陶慶友的畫作,儼然給人一種耳目一新和如沐春風的感覺。其中最重要的是在他的作品中,完全看不到所謂傳統的成法與程式抑或流行的風格與樣式,而是以一種直覺的體驗方式來自由地展開屬于他自己的筆墨心跡,所謂法由心生,形隨意動,在情思與景致的交融中,在筆墨與紙紋的觸摸中,實現了自我與自然的融合。 周功華說,通過進一步的評析,我們完全可以感受到,陶慶友的畫景中有情,筆中有意,其意趣則悠然而生動,其意境則空靈而雋永。走進其中,一方面給人一種身臨其境的在場體驗,另一方面又給人一種超然拔俗的審美享受。其畫,雖以西法如介入水墨,然而卻又以東方的詩意與禪意的體認方式來化解物象與空間的綿延關系,加之色彩因素的進一步凸顯,將中國的水墨表現引向一種當代審美經驗,使得他的水墨在雙重的意義上超越了中西的對立而走向融合趨勢,走出了一條屬于自己的現代水墨探索之路,在寄情山水中以寓教于樂。 就陶慶友畫作受廣大民眾的歡迎程度來看,或許,當他的創作達到他“感動自我”的目標時,欣賞畫作的人們也已經被他絕妙的意趣和意境、以及自我與自然的高度融合打動。在祖國日益強盛、人民群眾對精神的追求和向往日益增長的今天,這種由畫作帶來的廣泛的精神共鳴,無疑意味著陶慶友的創作不僅在藝術境界上有所成就,在思想建設和影響力上也已經達到了真真實實的為人民服務。我們期待,這位青年畫家,以及所有的文藝工作者,都能夠繼續創作出無愧于時代的優秀作品,為人們帶來更多精神的盛饌。(文/大公報大公網湖南頻道記者劉巧雄 柯欣茹)
站長聲明:以上關於【青年畫家陶慶友:渴筆繪山水濃墨寫本心-網站設計師】的內容是由各互聯網用戶貢獻並自行上傳的,我們新聞網站並不擁有所有權的故也不會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您發現具有涉嫌版權及其它版權的內容,歡迎發送至:1@qq.com 進行相關的舉報,本站人員會在2~3個工作日內親自聯繫您,一經查實我們將立刻刪除相關的涉嫌侵權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