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清朝的時候,為何吉林省的貢品中為何有樺樹皮,原因想不到:資訊系統管理

時間:2023-12-12 01:32:39 作者:資訊系統管理 熱度:資訊系統管理
資訊系統管理描述::清朝的時候,為何吉林省的貢品中為何有樺樹皮,原因想不到 最近一段時間,小編在一些清代資料中,發現了一個很有意思的東西,即清代朝廷收到的貢品類目里面,總有大量的樺樹皮。很多讀者估計和小編一樣很納悶,貢品不應該都是奇珍異寶嗎?怎么會有如此普通的樺樹皮呢?如果您也想知道答案,那就讓小編來揭秘吧。 (本文所有圖片,全部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權利,請聯系本號作者刪除。圖片與內容無關,請勿對號入座) 記載樺樹皮的清代資料有很多,小編也就不一一列舉了,單說幾個代表性。如《清稗類抄》,其中就描述了當時吉林省的貢納,“吉林所貢方物……紫樺皮一萬兩千張,白樺皮三千張……”由此可見,清代朝廷對樺樹皮的需求量是巨大的。不僅如此,朝廷還在吉林設置了樺皮廠。 在《吉林外記》中記載,“諸山皆有之(樺樹)……世管佐帶領兵丁剝取入貢……”。然后,《柳邊紀略》中也提到了“樺木廠”,如“拉發北數十里特設樺木廠……有打樺皮人,每歲打樺皮入內務府……”。通過以上記載可知,清代時的吉林地區有大片的樺樹林,于是朝廷就派專人負責砍樹,并剝取樺樹皮送到京城。 當很多人看到這些史料的時候,都會不由的心生疑問,清代朝廷不要玉器黃金,為何偏愛樺樹皮呢?其實,要回答這個問題,您還得多了解一些樺樹皮的歷史。 樺樹皮就是白樺樹的皮,這一點自然不必多說,但您不知道是,樺樹皮可是有著深厚的文化內涵,即“樺樹皮文化”。從考古發現來看,古人對樺樹和樺樹皮的利用,最早可追溯到一萬年前,而且在《山海經》中也有記載,“有樹名曰雄常,先人伐帝,于此取之”,其中的“雄常”就是白樺樹。 不過要說和樺樹皮淵源最深的,還是北方漁獵民族,因為金代的女真人,就有用樺樹皮蓋房子的習俗。由此我們可以發現,樺樹皮具有很好的防水和保暖效果,另外還經久耐用不易磨損。因此,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樺樹皮都是北方漁獵民族生活中少不了的東西,而清朝的統治者為滿族人,起源于東北地區的,與女真族又有關系,故此,樺樹皮也是他們的必需品。 難道清代皇帝還用樺樹皮制品?其實真的是這樣,在清代《沈故》一書中,就提到了樺樹皮的作用,“興京樺木皮……均者裹鞍蹬及弓把,謂之暖皮……”。看到這里,您或許就應該明白了,朝廷是將樺樹皮當成軍需物資來用的。因為鞍蹬是鐵的,冬天摸起來很涼,所以裹上一層樺樹皮就暖和了。而對于弓箭來說,在弓上裹樺樹皮,起到保暖的同時,還能提高摩擦力,使士兵射箭更為輕松準確。 或許有讀者就疑惑了,為什么不能用布來裹呢?其實還是小編上面說到的,這是一種北方民族的“樺樹皮文化”,是他們骨子里戒不掉的一種東西。不過話又說回來了,當時的布匹可算是奢侈品,而用布裹弓,效果絕對沒有樺樹皮好。 但可惜的是,有樺樹皮加持的軍事裝備,最后也沒有能挽救清朝的命運。在沒有樺樹皮的時候,清軍還能打不少的勝仗,但裹了樺樹皮之后卻敗仗連連。由此可見,或許生活條件越艱苦,才越能激發人的斗志,而優越的條件,反正會帶來“溫水煮青蛙”效應,逐漸讓人變得頹廢。這不僅對清代士兵們來說是如此,對我們現在的每一個人其實也都適用。 在如今的市場上,樺樹皮的制品也一直都還存在著,同時也深受人們的喜愛。不過值得我們深思的是,對清代朝廷來說,樺樹皮本身是沒有錯的,而是因為追求享受,故此人心發生了改變,才會帶來走向不歸路的結果,最后清王朝的覆滅也就可以理解了。 文瀾海潤工作室主編文秀才,本文撰寫:特約歷史撰稿人:劉立江的
站長聲明:以上關於【原創清朝的時候,為何吉林省的貢品中為何有樺樹皮,原因想不到-資訊系統管理】的內容是由各互聯網用戶貢獻並自行上傳的,我們新聞網站並不擁有所有權的故也不會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您發現具有涉嫌版權及其它版權的內容,歡迎發送至:1@qq.com 進行相關的舉報,本站人員會在2~3個工作日內親自聯繫您,一經查實我們將立刻刪除相關的涉嫌侵權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