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外貿鞋企呼喚扛起自主品牌大旗:網站品質管理

時間:2023-10-30 04:58:39 作者:網站品質管理 熱度:網站品質管理
網站品質管理描述::四海家具靠創新贏得了市場。本報記者付希華攝 如果把出口退稅調整比作外貿企業遇到的第一道閃電,那么之后相繼出現的各種政策和外部環境產生的疊加效應則不亞于一場猛烈的風暴。困難面前方顯英雄本色,部分中小企業在風暴中倒下或者消失,但更多的大企業因為良好的抵抗力巋然不動,勇往直前。上半年,中山外貿繼續保持穩步增長,大企業成為其最重要的引擎。市場法則殘酷地優化著企業格局、產品結構、產業結構,同時昭示著:企業強大,才能抵抗風險,成為最后的勝利者。中山的外貿發展,更呼喚著企業能扛起自主品牌的大旗,做大做強,撐起中山外貿的未來。 大企業撐起“板芙速度” 做的主要是傳統產業,供應的主要是美國市場—— —在嚴峻的外貿形勢下,按照常理,這里應該是最先受到沖擊的地方。但板芙鎮主管外經貿的副鎮長鄭建偉卻自豪地對記者說:“1-6月份的外貿出口增長25.6%。”究其原因,鄭建偉覺得,是大企業支撐起了這個高速度。 板芙鎮四大支柱產業—— —家具、皮具、玩具、服裝全是“清一色”的勞動力密集型傳統行業,但基本上都由大企業絕對唱主角。這些企業主要市場為美國,在美國次貸危機和美元貶值的情況下,不少企業做多虧多,但這些企業仍“堅守陣地”,仍然將公司的產品源源不斷地銷往美國。“傳統產品一般是日常消費品,市場空間很大,主要是看你的產品能否更新換代。”該鎮外經辦有關負責人認為企業的抗風險能力并不取決于其是否屬于傳統產業,而是其能否創新和提升。 中山益達服裝有限公司主要生產牛仔褲,去年年出口額達到1億美元,是中國最大的牛仔出口廠家,目前,該公司的訂單仍在增長。“今年輸美服裝企業普遍的生存環境都不好,但是生產高附加值的產品才不會讓市場牽著鼻子走。”該公司經理陳禮文表示。由于東南亞企業綜合成本低,不少客戶把訂單交給當地的企業,導致我國部分中小企業訂單流失,但目前東南亞國家一些地區的訂單還集中于工序簡單、價格便宜的服裝上,在爭取高端客戶上,中國企業是非常有優勢的。陳禮文所說的優勢是,中國的企業在服裝生產上已經具備一定的基礎,如果在工藝上、品質上、技術研發上多下功夫,是完全可以在高端服裝出口方面取得主動權的。 “我們基本上已經改變了客戶給我們什么訂單我們就怎么做的方式,現在是我們來引導客戶的需求,客戶有什么想法和創意,只要給個概念我們就可以從設計、做版樣到生產一站式完成,我們也會根據世界潮流研發新樣式,引領客戶的需求。”陳禮文表示。據介紹,該公司設立的品質實驗室,對牛仔服酸堿度、甲醛含量、金屬控制等指標的檢測標準甚至高于國內標準。而對于研發的投入,該公司每年投入近千萬元。 “這些大企業都是多年堅持招商選‘資\\’的結果。”鄭建偉表示。 大企業仍以加工貿易為主導 今年上半年,中山市以加工貿易方式進出口86.4億美元,占中山市外貿進出口總額的68.9%。我們必須冷靜的看到,中山以一般貿易方式出口的商品仍然只占到很小的一部分,不少民營企業仍然選擇給別人貼牌生存。 不僅鎮區如此,產業也是大企業帶動的結果。 1-6月,中山市鞋類商品出口4.8億美元,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24.6%。為這一高速增長作出貢獻的主要是大型鞋廠,因為他們的固定客戶較多。1-6月中山寶元鞋廠、中山通佳鞋業有限公司、中山新寶鞋業有限公司和中山欣锠鞋業有限公司四家中山比較大的鞋業公司共出口鞋2.3億美元,占到中山市鞋出口總值的45.8%。 玩具業也是如此。據統計,目前中山有出口業務的玩具企業89家。中山崇高玩具有限公司2007年出口近1億美元,占中山全市玩具出口的20%;前九家的大企業出口額共3.3億美元,占全市的67%,而其他80家企業,占總數的近90%,出口量卻只占33%。 …… 大企業成為產業的主導,對于一個地區而言,是非常合理的企業格局。但一個不可忽略的現象是,作為傳統的對外貿易大市,中山的大企業大多數都為外商投資企業。以鞋類為例,外商投資企業增長26%,占中山市鞋類商品出口總值的67.9%。今年上半年,中山市外商投資企業進出口總值為85.9億美元,增長8.8%,占中山市對外貿易進出口總值的68.5%。大型外商投資企業在進出口份額中占到了近七成,這與它們的實力是分不開的,也意味著中山有適合它們發展壯大的土壤。 一位業內人士分析,外商投資企業最大的特點是絕大多數做加工貿易,做貼牌生產,這將可能導致的一個結果是,企業不關心品牌,只是在賺取加工費,獲得的利潤非常有限。而且,在全球產業大轉移的趨勢下,資本總是往綜合成本的“洼地”流動,在中山,這些加工型企業也不排除這種可能性。這并非聳人聽聞,媒體頻頻報道的東莞外資企業外遷就是這種可能性變成現實的結果。 今年上半年,中山市以加工貿易方式進出口86.4億美元,占中山市外貿進出口總額的68.9%。我們必須冷靜的看到,中山以一般貿易方式出口的商品仍然只占到很小的一部分,不少民營企業仍然選擇給別人貼牌生存。而在國際市場打出自主品牌的,更是占很少份額。 做自主品牌需企業擺正心態 在國外市場的競爭中,扛起自主品牌的大旗需要勇氣,也意味著面對很多困難。“開拓國際市場風險和機遇并存,如果依靠自主品牌打開渠道,是一個長期投入人力、財力和時間的過程。”一家電器廠老板道出困境。 近日到中山演講的原《經濟日報》總編輯、世界生產力研究院院士馮并分析中山的產業結構時候說,中山是以制造業為主的外向型城市,但現有的外貿環境并非意味著勞動密集型的制造業走向終結。“市場的需求是永久的,關鍵是企業如何提高內涵。” 如何提高企業的內涵?自主創新、走自主品牌之路是企業能夠真正把握主動權的必由之路。四海集團行政總裁何志雄對記者說:“做品牌最大的好處是定價權在自己的手上。”從貼牌開始到自創品牌,何志雄表示,幸虧公司提前意識到要從“中國制造”轉向“中國創造”,一路“摸著石頭過河”,四海已深深知道品牌對企業來說就是生命。“我們的品牌已經在北歐一些國家成為人們熟知的品牌,而在內銷市場上,憑借品牌,也可以在和渠道商的談判中掌握主動權。” 支撐企業自主品牌的是自主研發能力。該公司有200人的研發隊伍,外國的設計師、國內專業院校、家具研究院的專家都成為了四海的研發人力資源,公司正抓緊籌建省級技術研發中心。“有些企業覺得走自主品牌之路首先需要大筆投入,這并不假,但我覺得更取決于決策者的心態,其實只有產品的基礎打好了,才能更好暢行國內外市場。”何志雄覺得,企業不缺創建自主品牌的實力,缺少的是對品牌的正確心態。 中山海關人士分析,比較大型的外貿企業其實已經在生產中注重研發來提高產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但真正大力發展自主品牌的還是少數。該人士建議,不妨多向長三角的一些大型制造企業學習,打出自己的品牌、走高端路線,在嚴峻的外貿形勢下獲取更大的空間。“舍得投入,才能獲得巨大回報。” “只有外貿企業的自主品牌陣營壯大,我們中山外貿整體上才能經得起風吹雨打。”一位業內人士表示。
站長聲明:以上關於【中山外貿鞋企呼喚扛起自主品牌大旗-網站品質管理】的內容是由各互聯網用戶貢獻並自行上傳的,我們新聞網站並不擁有所有權的故也不會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您發現具有涉嫌版權及其它版權的內容,歡迎發送至:1@qq.com 進行相關的舉報,本站人員會在2~3個工作日內親自聯繫您,一經查實我們將立刻刪除相關的涉嫌侵權內容。